中拉资讯
综述:中拉合作驶入战略升级快车道
2015-12-28
2015年,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持续升温,双边合作亮点频现,主要体现在:中拉整体合作机制基本确立;产能合作带动中拉经贸合作提质升级;贸易、投资、金融齐头并进的态势逐步成型;人文互鉴的基础地位明显提升。

中拉整体合作机制基本确立

今年1月,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标志着中拉整体合作从构想变为现实,中拉战略合作迈上新台阶。

这是中拉关系稳步发展的必然结果,可谓水到渠成。2008年,中国发布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首次向拉美地区表明了进行整体合作的强烈意愿。此后7年,中拉在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去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首次系统阐述了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半年后,旨在推进中拉整体合作的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正式启动。

以中拉论坛为标志的中拉整体合作机制的建立,不仅补齐了中国与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整体性合作的“全方位外交拼图”,也为中拉在区域性、整体性、全面性的新水平上展开各自资源优势互补与互利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中拉合作开始进入成熟期。

中拉整体合作得到了拉美国家的积极响应。今年2月,拉共体峰会通过《贝伦政治宣言》,强调在未来一年逐步落实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成果。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说:“拉丁美洲作为整体同中国首次握手,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的拉中关系,乃至世界格局。”

产能对接带动合作提质升级

2000年至2011年,中拉贸易规模从约130亿美元迅速扩大至2400多亿美元。但自2012年以来,中拉贸易额连续3年在2600亿美元左右徘徊,提质升级已成为当前中拉合作的迫切要求。

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双方合作带来了更广泛的“利益交集”,中拉经济呈现更高层次的互补性:拉美国家亟待通过生产性投资提升工业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摆脱资源依赖;中国扩大内需将带动拉美出口,同时改革开放累积的资金技术和产业优势开始对外输出,为拉美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在此背景下,产能合作成为双方合作提质升级的突破口。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拉美4国,积极推动中国同拉美的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他在访问巴西时强调:“要重点以国际产能合作为突破口,推动中拉经贸转型,打造中拉合作升级版。”

11月2日,由中国宇通与委内瑞拉政府联合建设的汽车制造厂在委投产,预计年产量超过3000辆。这是目前拉美地区规模最大的客车生产和组装企业。这类本土化产能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拉美国家工业制造能力,也极大带动了国内富余产能的输出。

实际上,中拉产能合作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以中车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企业、奇瑞与吉利为代表的车企、三一与徐工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企业、华为与中兴为代表的通信设备企业、联想与格力为代表的电器企业均已在拉美布局多年,为拉美国家提供优质工业产品的同时,正逐渐融入当地产业链并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升级。

贸易投资金融齐头并进

随着中拉贸易投资的快速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开始从过去单纯由贸易驱动升级为贸易、投资和金融三轮驱动,金融合作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不断凸显。目前中国已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

2015年是中拉积极推进金融合作的一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智利期间,两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圣地亚哥成为拉美地区首个人民币清算行所在地。9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工商银行为阿根廷的人民币清算行,同一天正式启动阿根廷的人民币清算业务,标志着人民币在拉美地区的国际化进程迈出重要一步,中国在拉美构建人民币离岸服务中心的愿景更加清晰。

今年,中国对拉美投资势头强劲,投资方式提质升级,资金与管理优势联合输出成为一大亮点。11月25日,三峡巴西公司中标巴西两座水电站的30年特许经营权项目。此前一天,中国海航集团宣布将投资4.5亿美元,收购巴西第三大航空公司蓝色航空23.7%权益,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分析人士指出,通过资本运作并购或入股当地大型企业或项目,通过本土化经营管理实现价值链的向上攀升,中国企业在拉美正经历从过去的贸易伙伴和工程承包者向重要的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的身份转型。

人文交流和文化外交也是今年中拉关系的亮点。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出席了在哥伦比亚和秘鲁举行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活动,双方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随着明年“中拉文化交流年”的启动,更加友好坚实的民意基础必将为驶入快车道的中拉合作注入新动能。(记者 叶书宏 赵燕燕)